1/ 没有时间


普遍看到的就是,我工作太忙,根本没时间。


对,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,一个工作太忙的人,证明他就是一个缺乏「时间资本」的人。


这其实已经和读不读书没关系了,他只是单纯已经失去了改变的可能性。


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,重复同一件事,榨干所有时间,没有时间再给他去学工作以外的事情,自然做不成很多其他事情了。



2/ 无法专注


还有看到的留言就是,无法一周读一本书,是注意力的问题,他们根本没有耐心做一件事,这是缺乏「耐心资本」。


这个也可以说和读书没关系,但他可以证明你是个缺乏耐心品质的人。


你没有办法在浮躁的社会安静下来,你自然就不可能有耐心干成其他事情,所以也说,很多事情你也干不成了。



3/ 能力没法提升


除此之外,不读书的人普遍缺乏「能力资本」,也许他的工作就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,所以读不读书对当下工作都没帮助,那他自然不读了。


但他可能没有意识到,很多能力的拓展都需要透过读书来弥补,先弥补能力,你才有可能跳出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,去做那些需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提升能力的工作。


当然,也有可能你说有些老板不读书也赚大钱啊,那你可以先想一下,你身边有没有真的老板是不读书也赚大钱的。


以前可能有,因为大家教育水平都不高,现在基本不可能有了,爱读书的老板逐渐会把不读书的老板给淘汰掉。


打个最简单的比方,老板一定会涉及财务、管理、营销、法律、人性、沟通等等这些事情。


而这些事情都能够透过读书提升,你不提升,没别人强,不就干不过别人了,就像是自学游泳和有教练教你游泳的区别。


又或者,干脆不管赚不赚钱了,就只谈论你的生活,你和另一半沟通,你看过大量的沟通书籍,你就不会选择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;


你教育孩子,你看过大量的育儿书籍,你就不会用打孩子这种最低级的方法;


你学过理财,你就懂得把收入分成多份存钱的基金的,而不是被别人割韭菜...


所以,读书真的太重要了,我希望阿猫创立的这个读书会「答案都在书里」,能帮助一群人先读书,再慢慢意识到读书给你人生带来的好。



4/ 有没有人不读书也能做成事?


昨天直播我也问了包子一个问题:


“90多岁的查理芒格说过,他这一辈子,没有见过一个聪明的人是不读书的。


那包子你觉得,有没有人真的可以不读书,但也变得很聪明,或者能做成很多事。”


包子的回答是:


“可以,但是这个人需要对周围的事物有极其的敏感度,然后能够很容易察觉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。”


我的回复就是:那就是天赋。


那我们接着思考,你真的是有天赋的人吗?真的有的话,你应该也不会再来看阿猫的文章了,因为水平差远了。


绝大多数人都没有,最终其实你想做成事,只有读书,或者说是必要条件,但非充分条件。


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来回答一下,还有一种情况就是,你爸妈就是很优秀的人,就是写书的人,你爸妈周围的人也是写过书的人。


那你长期接触这些人,他们多多少少都在谈论或做出自己曾经书里写过的行为。


你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影响,那你确实也不一定要读书就能变得很优秀的,因为环境很好。


但还是一个灵魂拷问: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?



4/ 总之要读很多书


你也可以这样倒过来理解,“一个人想要做成很多事,每周必须读一本书”。


很多人和我较真的就是“每周一本”,其实我想表达的更多是“一个人想要做成很多事,必须要读很多书。”


而且不一定是非要一周一本,因为确实有些书难易差别很多,你有时候难的可能一个月一本。


但也时候简单的一个星期就3本了,最后一年下来50本左右不算多,平均下来就是“每周一本”。


至于“每周一本”都无法做到的的话就等于“读不了很多书,所以很多事都做不到”。


再要理解的话,你要做成事,你要具备什么条件,那就去研究这件“事”背后的方法,多数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一本相关领域的书。


真的要干事了,也别指望开始读书就成事了,你过去的阅读量也在决定着你有没有做这件事的必备基础能力,没有?那就先慢慢读书学个几年吧。


当然,每周一本书的人也不一定能做成事,因为很多人读书读得比较散,也不知道哪些书对自己有价值,以及如何实际运用。


除此之外,有些早期经历过“每周一本”的人,或者像是巴菲特十多岁就把整个图书馆的投资书籍读完的人。


那后期慢慢就不需要“每周一本”,因为对他有用的书越来越少了,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了。


这个时候会慢慢演变成实战、创新、和牛人交流等搭好基础读书后的信息输入。